教研動態

差異化教學於護理課程應用之初探

由嘉義分部護理系 劉淑如教授 於2021-01-08(五)發表

21世紀的教育學者需要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因為課室文化及學生變得更多元化了。也因多元化的關係,學生在課室裡呈現多樣化的學習型態及多樣化的課室學習成效。因此,在課程學習過程中很重要的是,學生能夠找到合適自己學習特質的教學方法,來滿足個人的學習需求(Bender, 2012)。基於這些原因,教育學者不得不需要重新檢視其課程設計,及教學方法的運用,而學者認為差異化教學法(Differentiated Instruction)是一個可解決上述問題的方法,可以增加學生多元學習的機會(Bender, 2012)。差異化教學法起源於1999年,其主要內涵包括Differentiating Access to Content, Differentiating Process及Differentiating Product。Tomlinson主張:指出當教師能考慮學生間有學習準備度,興趣,及學習型態差異,並能滿足其需求時,學生能展現最好的學習狀態。差異化教學法可以提供多種機會及方式,讓不同學習型態的學生參與課室學習,而學生可依自己情況選擇合適學習方式,達到課程的目標,提昇學習自信及體驗(Edwards, Carr, & Siegel, 2006)。

差異化教學法(Differentiated Instruction)的特質是,教師依據學生的學習能力需求,將課程重新設計組合,包括課程單元內容,教學策略,活動,使用的教學資料,及學生學習評值方式,以提供學生多元學習機會(Hillier, 2011)。差異化教學是一個有效的教學策略,他可以因應多元的學習者,提供多元的學習模式,因而可創造個人成長及成功的最大化機會(Bender, 2012; Lawrence-Brown, 2004; Tomlinson, 2003)。研究也顯示當學生接受的是差異化教學法,非傳統式教學,學生的學習態度及學習成果有顯著的改善及提昇(Cox, 2008; Fine, 2003)。

差異化教學理論(The Theory of Differentiated Instruction)

Tomlinson指出:當教師能考慮學生之間有學習準備度,學習興趣,及學習型態之差異,並能滿足其需求時,可以讓學生展現最好的學習狀態。差異化教學法的特質是,教師依據學生的學習型態需求,將課程重新設計組合,以提供學生多元學習機會,包括課程單元內容,教學策略、活動,使用的教學資料,及學生學習成果評值方式,進行多元化設計 (Hillier, 2011)。

差異化教學定義:老師對教室中多元學習者需求的積極回應 (Tomlinson & Allan, 2000)。其目的為極大化學生的學習成長及學習成就。其主要原則:彈性化學習目標訂定,持續性及有效性學習評估,彈性分組,多元學習活動,及師生合作。差異化教學理論包含3部分。強調依據學生的準備度或優勢,興趣或需要,及學習型態,將教材使用(Differentiating Access to Content)、教學過程(Differentiating Process),及學習成果(Differentiating Product),予以彈性、多元化設計。

教學內容及教材取得通道差異化(Differentiating Access to Content)

思考學生要學習的內容是什麼?如何讓不同學習型態的學生獲得學習的內容?針對學習的內容,提供多元教材或資源的選擇,以符合學生的學習型態需求。例如學習內容的呈現及取得方式,內容的設計(音樂,影音,圖畫,書本,網路……)。建議先進行診斷性學習評估,以了解學生對課程內容了解現況及需求。

教學過程差異化(Differentiating Process)

如何讓不同學習型態的學生了解及吸收上課內容,概念或技能?運用多元的教學策略,提昇學生在課室中的活動參與、互動,及思考。提供學生多元的課室學習活動,讓學生發揮其優勢。以學生學習為中心,建構課室學習活動。學生可以選擇較合適其學習型態的方式,主動參與活動。

學習成果評量差異化(Differentiating Product)

採用差異化學習成果評量:提供多元學習評量選擇,可以讓不同學習型態的學生,有機會選擇合適他們的方式,來展現學習的成效。鼓勵學生以多樣化方式展現他們的學習收獲。允許學生有多樣化任務團隊組合、學習評量內容或方式的選擇。

結論

差異化教學法(Differentiated Instruction)常見用於小學及中學之教學,但非常少見用於高等教育(Joseph, 2013)。依照差異化教學法理論假設,學者認為或許高等教育更需要此教學法,因為高等教育學生來源更廣,文化背景更多元,其學習背景及習慣更是多元。「一體通用」的教學概念模式無法有效的運用於現今的高等教育現況(Pham,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