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樟宜綜合醫院參訪
高齡暨長期照護研究中心 陳淑卿教授
新加坡位於馬來半島南端,面積712.4平方公里,約為台北市的2.6倍,人口約為508萬人,包括77%的華人、14%的馬來人、7.6%的印度人以及1.4%的其他民族,醫療體系方面,政府建立「3M」醫療保障制度,以個人儲蓄為基礎:保健儲蓄計劃 (Medisave)、終身健保計劃 (MediShieldLife) 和保健基金計劃(Medifund),包括保健儲蓄、健保雙全及保健基金三計畫,使得人民獲得良好的醫療照護,同時須負擔部分的費用。
樟宜綜合醫院(Changi General Hospital),位於新加坡東部的四美,設有1000多床,包括六科專科中心:胸肺中心、樟宜運動藥物中心、糖尿病中心、老人醫學中心、綜合睡眠服務及國際旅客醫療中心,23項醫療照護服務。參訪當天由Clin Prof Ng Kee Chong執行長(Chief Executive Officer)及Png Gek Kheng首席護士長兼臨床專科護理師接見,參訪學習的照護特點包括:
1.創新照護: 對創新研發有興趣的護理人員經過申請,安排一週兩天到創新中心參與創新的研發事務,可以結合臨床及創新研發,並與不同領域的專家共同合作。肺部擴張不全的病人,藉由誘發性肺計量器(Triflow)呼吸訓練,有三顆不同顏色的球,每個都代表不同肺活量的狀態,吸起一顆球為600ml/sec、兩顆球為900ml/sec、三顆球則為1200ml/sec,創新團隊研發外觀像玩具的手的形狀,氣球的材質,具有繽紛的色彩,激發動機及幫助病人努力達到最大程度的吸器量,增加肺活量,預防肺塌陷使痰容易咳出,提升正確的呼吸技巧。

2.高齡照護: 高齡照護病房,運用懷舊治療提升高齡者的幸福感和歸屬感,懷舊櫃中的懷舊物品融合新加坡多元族群的特色及文化,治療師或志工藉由不同的懷舊物,促發高齡者的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而產生懷舊行為,回憶過往的行為或過程,透過交談及互動減輕壓力、增進與他人互動、加深親屬之間的世代交流、減少憂鬱症狀及認知退化、找到人生的意義。






3.科技智慧照護:
(1)機器人高齡照護: 引導高齡病人健康操,機器人提供不同語言的互動、唱歌及運動,減少肌肉緊繃,增加身體柔軟度與彈性,改善憂鬱及強化認知。

(2)機器寵物狗、寵物貓及假嬰兒: 高仿真機器狗、機器貓及機器嬰兒,能夠模擬真實的動物行為和聲音,使高齡者感覺像和真實的寵物一起生活,透過感應器技術使高齡者的觸摸和動作,寵物能夠反應和互動,使高齡者感覺舒適和溫暖,減少孤單和社會孤立感,減少孤單和社會孤立感,促進心靈安適。

(3)機器人融入臨床照護: 急診室因為路線及格局容易迷路,家屬於智能機器輸入病人資料後,機器人引導家屬至病人留觀的床位。此外,在忙碌的醫療情境,機器人從急診室至藥局領藥,作為輔助人力,機器人藥物置放盒設有密碼鎖確保領藥過程安全性。


(4)智能照護及衛教:每個病人配置平板,耗損率低,護理師有輪值使用的手機,當班期間隨時可以接受病人的呼叫或訊息並進行處理,病人可以記錄自己的狀況及依個別需求查詢影音或文字衛教訊息。系統結合數個APP,包括:衛教系統、入院自我評估系統等,仍持續依照臨床需求開發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