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動態

寺廟懸浮微粒子計畫2-探討寺廟燒香懸浮微粒引起呼吸道上皮細胞損傷之機制

護理系(嘉義分部)/李江文 教授/2021年12月13日

【產學合作成果分享】產學合作技術研發績優獎勵獲獎教師發表研究動態報導_護理系李江文教授

長庚科技大學嘉義分部護理系基礎醫學組李江文老師,今年獲頒本校學術作品發表績優獎的研究教師,也獲本年度(110)產學合作計畫減授授課時數獎勵。

自古以來,寺廟是民眾的信仰中心,也是民眾尋求神明慰藉及保佑的地方;廟埕更是民眾閒暇時互相傳播訊息或是辦理各項活動的集會地。在其觀念中,燒的金紙或鞭炮越多,越能求得神明的庇佑,也能替自己帶來更多的好運。然而,空氣汙染的問題與來源在近幾年來受到高度的關切及討論。研究中發現燒香或燃燒金紙等常見的民俗活動會釋放有害物質,例如懸浮微(Particulate Matter,PM)和二氧化硫(SO2)等 (朱信、洪文啟、周文傑、徐敏容,2006)。加上台灣的寺廟眾多,每日所燃燒的掛香及金紙數量大,產生的致癌汙染物更是不容小覷,使得燒香、燒金紙及施放鞭炮等民俗習慣被視為空氣污染來源之一。

國內外寺廟燒香的研究著重在探討 PM 粒子中的成分,如金屬成分(Fang et al.,2003)及無機離子,有機和元素碳(Wang, Lee, Ho, & Kang, 2007)。有研究提到暴露在嚴重的燒香引起的空氣汙染中可能會增加肺癌的風險(Chiang & Liao, 2006)。Lin 等人(2012)則以動物模式檢測 PM 顆粒大小和多環芳烴(PAH)對冠狀動脈內皮細胞的影響。但均未有研究探討寺廟燒香對呼吸系統細胞及粒腺體的影響。根據本研究團隊於先前的研究發現懸浮微粒的短期暴露就能引起動物體肺部的急性發炎與傷害,且效應可持續數天;而 PM2.5 與 PM2.5-10 所引起的肺部發炎的嚴重程度與持續時間是有所不同。另外,我們也發現,懸浮微粒會造成角質細胞粒線體氧化壓力上升,然而細懸浮微粒藉由引發粒線體損傷而促使呼吸道上皮細胞損傷則有待進一步的研究探討。還有,雖有研究論述去寺廟拜香者可能暴露在高濃度的燒香空污中,其濃度是一般路人的 4-6 倍(Lung & Kao, 2003),但未有研究進一步檢測寺廟燒香對大氣懸浮微粒的持續時間與距離範圍的影響,也未同時探討暴露於寺廟燒香對附近居民的肺病疾病與心理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