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庚大學跨校技術交流 與北部12大工業區建構產學合作平台
【CTIMES/SmartAuto 陳復霞 報導】 2020年11月21日 星期六
隨著人工智慧(AI)、物聯網(IoT)、雲端技術等新興科技在各產業運用漸增的趨勢,許多企業面臨數位轉型或創新格局之下已刻不容緩,因而求才若渴。為了培育未來科技專才,藉由建構跨校平台積極推動技術交流,促進區域產業合作的機會,長庚大學主辦跨校技術發表活動今年已邁入10週年,並首次移師至台北市舉辦,於今(20)日舉辦智慧生醫&醫療檢測技術研討會,召集元智、中原、央大、輔大、銘傳、清大、長庚科大、明志科大與體育大學等大學院校、長庚醫院及產業協會參與,除了安排12場講座分享不同領域技術的研究成果交流,並設置49組海報展與技術成果展示,以及安排體驗區,齊力協助推廣產學合作的良機。
近年來受益於政府鼓勵與法規鬆綁,各大學致力於發展產學合作成效在不同領域更見璀璨,因此讓產學界交流互動的技術平台更受到重視。為建立區域合作夥伴關係,經濟部工業局北部12大工業區與9所大專院校代表今日共同簽署產學合作平台協議,由經濟部工業局北區工業區管理處執行長陳信良與長庚大學技合長陳敬勳代表雙方簽署完成協議,區域內各工業區及各校將可透過本合作平台進行產學合作、學生實習及產官學技術交流等活動,建立跨校合作關係網路,並由各校發表創新研發成果,提供產學合作新契機。
在12場專題講座當中,長庚大學崔博翔教授分享「超音波散射體學: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的診斷新技術」、長庚醫院鐘文宏醫師分享「鑑定藥物過敏反應之致敏藥物的方法與鑑定套組」,這2場是獲得國家新創獎的研發技術成果。崔博翔表示,透過三種模型特殊超音波散射定性資訊以視覺化呈現,檢測數據量化數值成為體學指標,並且可避免受到肝發炎容易產生假性數據的影響,從中判別脂肪肝的變異程度是否已接近纖維化,目前此診斷技術與歐洲超音波儀器OEM廠商合作軟硬體整合,與台大家醫科、長庚醫院腸胃肝膽科及小兒科合作蒐集新例,期望能與廠商進一步合作推廣。而中央大學生醫科學與工程學系許藝瓊助理教授則分享「先進仿生動態培養技術整合次世代人工智慧分析平台」,許藝瓊表示本平台利用AI動態培養疾病藥篩與幹細胞訓練加速器,為動物實驗前精準的進行推估準備,並可以在體外快速創造一個疾病或生理微環境的模式大幅改進新藥研發、生醫研究時間。
此外,元智大學林承鴻副主任分享「以人工智慧技術進行光學同調斷層掃描圖像之眼疾病自動偵測技術」、中原大學王明誠副教授分享「電漿滅菌技術於智慧生醫之應用」、中央大學曾清秀教授分享「混合實境輔助內視鏡腦手術導航」、明志科技大學劉定宇教授分享「可攜式表面增強拉曼(SERS)光譜之生醫及環境檢測平台」等多場講座內容精湛,隨著智慧生醫與醫療檢測技術的進步、發展與應用,人類未來的生活、醫療品質將有望大幅提升。
長庚大學國產聯盟表示,在各產官學研單位的協助下,期望透過本次研討會鏈結各大專院校及醫院,共同分享相關技術交流,推廣創新的研發技術與成果,促成更多與廠商合作的機會,帶動最佳加值化的產學研究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