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實為本.創新共好」:長庚科大跨處室共識營,激盪南臺學習新火花
撰文 / 李興旺、鐘佩瑜 整理 / Gemini
為強化校內單位間的橫向溝通與資源整合,長庚科技大學於 114 年 8 月 21 日至 22 日舉辦「樸實為本.創新共好」跨處室共識營。本次活動由研發處統籌規劃,並邀集教資中心、國際處、食品暨化妝品安全研究中心及藥物研發中心等單位共同參與。由林鴻銘研發長親自帶隊,偕余怡珍主任、張曉雲國際長及林竫怡主任,連同各單位主管與同仁共 28 人,展開為期兩天的南部參訪與學習行程,旨在透過跨校與跨域的學習,為學校發展注入新的動能。

第一站:高雄正修科大 見學研究與國際標竿 活動第一日,團隊造訪了高雄正修科技大學,由副校長兼研發長黃柏文率領研發處、教學發展中心、育成中心、產學中心及環境毒物與新興污染物研究中心等主管熱情接待。雙方針對特色研究中心如「文物修護研究」及「環境毒物研究」、還有「僑生專班與國際招生」、「結合政府資源的創新育成模式」及「教學發展與經費管理」等主題進行了深入交流。 正修科大在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中,憑藉其文物修護與環境毒物研究兩大特色中心脫穎而出,成為全台少數由科技大學主持的重要研究據點。在國際招生方面,更獲教育部指派擔任印尼國際招生基地總召,展現了卓越的國際化能量。其高教深耕計畫補助總額高達 2 億 4,766 萬元,在全台科技大學中名列前茅,為本校提供了寶貴的借鏡。
各單位主管分享:交流碰撞,才能前行 經過與正修科大的深度交流,各單位主管也分享了此行的深刻體悟。
★ 研發處:交流碰撞,才能前行 研發長林鴻銘表示,不論是部門之間,或是跨校之間的相處與協作,本來就需要許多理解與磨合。正如電影 F1 THE MOVIE 所揭示的,成功的背後,必然有龐大的團隊支持。研發處的工作也一樣,不僅僅是推動研究與對外產學,更需要全校各單位互相支援。很多時候我們受限於經驗或窠臼,會有所裹足不前,但唯有透過交流與對話,才能迸發出新的火花。這趟旅行,不只是到正修取經,更是一次跨處室相互理解與協調合作的重要里程碑。
★ 教資中心:打破窠臼,推動深耕 教資中心余怡珍主任分享到,中心承擔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的重要任務,涉及全校多面向的教學推動。她強調,計畫背後不僅是教師的努力,更仰賴眾多助理同仁如「小天使」般的投入。從企劃、執行到結案核銷,每個步驟都需細緻處理。這些同仁常參與其他學校的研習與成果展,帶回新想法,幫助學校突破現況、優化活動,讓師生更願意投入參與。此次出訪更讓中心看到跨部門合作的價值,未來將持續攜手推動計畫,共同為學生創造更好的學習環境。
★ 國際處:跨越疆界,邁向全球 國際長張曉雲則表示,跨處室共識營讓各單位更理解國際處推動國際化的努力與挑戰。雖然這次未能與正修國際處直接交流,但透過副研發長兼推廣教育中心主任的經驗分享,收穫頗豐,尤其是僑生 3+4、4+1 專班的策略,為本校提供具體參考。 考量本校照護專業特性,多數課程與臨床訓練需結合華語文能力,這亦成為國際學生招募與培育的關鍵因素。 但在借鑒正修經驗、獲得跨部門支持後,未來必能持續成長,並積極與教育部政策接軌,邁向更廣闊的國際舞台。
★ 食安中心:看見遠見,精細分工 食安中心林竫怡主任分享,正修科大是少數以科大身分申請並獲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支持的學校,成功建立特色研究中心。其模式強調 前瞻視野 與 精細分工,如同在研究員發展、產學合作推動及期刊發表等環節,都有專人負責。更特別的是,學校對中心設有明確的KPI考核機制,研究員若能完成目標,便有機會轉任教職。這樣的安排也有助於留住優秀人才,並促進中心持續精進與拓展。這樣的機制設計展現了制度化的人才培育思維,值得我們借鏡與深思。
第二站:臺南美術館 AI共創的未來提案 次日,參訪團續赴臺南市美術館,觀摩「詠唱世──人工智慧給人類的一封挑戰信」AI 主題展。展覽以「AI 協作、AI 共存、AI 融合」三階段呈現人機共創的可能性,強調 AI 已快速從科幻走入日常,不僅是輔助工具,更逐漸成為創作的夥伴。 這場展覽不僅呈現了 AI 在藝術層面的應用,更呼應當前的教育挑戰。AI 工具的興起提醒我們,應積極將其納入課程設計,打造個人化學習與智慧輔助的新模式。無論是在藝術創作、醫療應用或教育推動上,AI 都展現了迭代的力量,啟發我們思考如何善用這些工具,讓學習者能與 AI 並肩前行。 收穫與展望:團隊合作,共創未來 本次共識營不僅讓我們從正修科大的經驗中學習,更讓各單位主管與同仁重新理解彼此的角色與挑戰。
具體收穫包括:
● 觀摩正修文物修護與環境毒物研究模式,拓展跨領域合作想像。
● 借鏡僑生專班與國際招生經驗,優化外籍生輔導與國際交流策略。
● 學習正修育成中心結合地方與政府資源的案例,提升校內新創推動能量。
● 透過臺南美術館 AI 展,深化「AI 協作」的未來視野,為校務與課程創新注入新思維。

如同電影《F1 THE MOVIE》所揭示的,比賽從不是一個人的獨角戲。真正影響勝負的,是那群在背後緊密合作的團隊。長庚的運作亦是如此,每一個單位、每一位同仁,都像支撐賽車的小螺絲,缺一不可。 結束不是終點,而是另一段交流的起點。長庚科大將持續以開放學習的態度,推動跨部門協作,打破界限,迎向更寬廣的教育與研究願景。 「合則行,分則難;同心協力,無遠弗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