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外/榮譽

哪些私立大學最有錢?長庚科大名列前茅

2023/04/26/彭杏珠
網址:https://www.gvm.com.tw/article/102075

哪些私立大學最有錢?這一間手握82億現金羨煞人
東海大學既是老牌私校,也同時擁有龐大資產可活化創造財源。張智傑攝

少子化衝擊下,哪些私校抵禦能力較強?《遠見》篩選出可用資金較多的28所私校,以及五種屬性分類,如同時擁有多種指標代表抵抗力愈強,供學生、家長參考。

私立大專院校即將在2028年迎來超級大海嘯,撐不了這一關的學校,恐被迫退場或剩下部分科系。到底哪些私校較能抵禦少子化的衝擊,《遠見雜誌》從財務數據及學校屬性兩個面向探討,找出較有競爭優勢的私校。

《遠見》檢視教育部「110學年度私立大學財務狀況分析表」的資料,發現八所專案輔導的學校都面臨同一問題「財務赤字、糧草用盡」,顯見財務是退場與否的重要指標。

如果私校的可用資金(扣除12個月內應付債務、應付退休金)愈多,表示愈安全。《遠見》為預防學校退場時,校方無法支付專任教師資遣費,將「專任教師數×月薪10萬×6個月」設定為安全存量,最後以「可用資金-安全存量」≧10億新台幣為篩檢門檻,共有28所私校出線。雖無法確保這些學校不會被少子化消滅,至少有財力可以支撐一段時間。

28所私校中,奪冠的是明志科大,可用資金高達81.75億元,扣除安全存量還有80.56億元;其次是亞東科大(58.6億元)、長庚大學(57.02億元)、慈濟大學(49.03億元)及輔仁大學(38.26億元)(表)。

要特別強調的是,由於《遠見》設定的門檻較高,有些學校無法擠進榜單。尤其是擁有附屬醫院的醫學大學,例如台北醫學大學不僅有附設醫院,還受委託經營萬芳醫院、受委託興建經營雙和醫院,投資金額龐大,導致負債增加,但經營的醫院均有穩定收入,財務相對不用擔心。

圖/彭杏珠整理

企業型體質較佳,富爸爸挹注財源

《遠見》進一步分析後,發現28所私校都有其共通性,可概分為宗教團體創辦、企業捐贈、醫護、老牌私校,以及資產活化五種類型。

前實踐大學校長、現為靜宜大學監察人的陳振貴,研究100多所私校的屬性後發現,未達10億門檻的學校,仍有不少具備上述指標,代表應變少子化的能力較強。

首先,是宗教團體捐贈設置的私校,這次有慈濟大學(佛教)、輔仁(天主教)、靜宜(天主教)三所學校入榜。其餘未入榜的宗教型私校,還有佛教團體創設的南華、佛光、華梵、玄奘、法鼓文理學院,學生數不多,規模最小的法鼓僅有329名學生,每所學校仍有幾億現金。

另外,天主教的文藻外語大學雖未入榜,可用資金扣除安全存量逼近九億,學生數8600多人,財務體質相對好。

再來是企業捐贈興學的私校,有十家進榜,包括明志科大(台塑集團)、亞東科大(遠東集團)、長庚大學(台塑集團)、龍華科大(太平洋電線電纜)、長庚科大(台塑集團)、南臺科大(統一集團)、朝陽科大(長億集團)、大葉大學(大葉集團)、亞洲大學(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順天醫藥生技)、宏國德霖科大(前身為四海工專,2017年由宏國關係事業接手)。

其餘未進榜企業型私校,還有大同大學(大同集團)、元智大學(遠東集團)等。

「非常感謝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捐贈很多股票設立長庚大學,36年來都能領取股利孳息,占收入三成,加上每年約20億的研究經費,有更多資源培育英才,」長庚大學校長湯明哲說,他們已將學雜費降至營收占比的15%,減少生源短缺的衝擊,每年還能發放兩億獎學金。

明新科大校長劉國偉說,同業都很羨慕背後有「富爸爸」的學校,宗教跟企業型就屬於這一類。除非董事會出狀況,否則生存競爭力相對強。

有醫院當後盾,歷史悠久運作穩定

第三種是醫護型大學,有八家入選,分別是長庚大學(長庚醫院)、慈濟大學(慈濟醫院)、輔仁(輔仁醫院)、馬偕醫學院(馬偕醫院)、亞洲大學(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以及輔英科大(輔英科大附設醫院、護理)、長庚科大(護理)、專門培育醫事技術人才的元培醫事科大。

其餘未進榜的醫護型大學,則是台北醫學大學、高雄醫學大學、中國醫藥大學、中山醫學大學、慈濟科大(護理)、樹人醫護管理專科學校等。

一般而言,有附屬醫院的學校都有穩定的現金流,財務相對穩健,但由於投資金額大,負債較高。另外,培育護理、醫檢人才的利基型學校,市場供不應求,短期內被淘汰風險相對低。

私立大學校院協進會理事長何明果坦言,除了政府設置的公立大學不會倒之外,醫護型大學堪稱是最穩的私校之一了。

第四種是老牌私校,創設歷史至少50年以上,是家數最多的一類,高達21所、占比七成五,前面已出現的學校略過不提。

私立大學有文化、逢甲、銘傳、靜宜、東海;私立科大則包括德明財經科大(1965年,前身為德明行政管理專科學校)、台南應用科大(1965年,前身為台南家政專科學校)、嶺東科大(1964年,前身為嶺東會計專科學校)、僑光科大(1964年,前身為僑光商業專科學校)、台北城市科大(1971年,前身為光武工專)、中國科大(1965年,前身為中國市政專科學校)、萬能科大(1972年,前身為萬能工專),以及樹德科大,創校雖僅26年,因1964年先興辦樹德女中(樹德家商)而累積知名度,為高雄老牌私立科大。

其餘未進榜的老牌知名私校,包括東吳、中原、淡江、大同、元智、世新、實踐、明新科大……。

1972年,台灣僅有23所大學,當時生源非常充足,老牌私校歷經50多年後,均能累積扎實的財務基礎,並建立各自的特色。只要董事會認真經營,不亂用校務基金,手中都有可觀的現金,較有銀彈因應少子化衝擊。

不過,何明果也提出另一觀察重點:老牌私校固然擁有雄厚財力,但學生數偏多、有些甚至超過2萬人,這些學校的主要收入都是學雜費,當生源急凍時,學生愈多的老牌私校可能面對的衝擊愈大。「不能只看可用資金的絕對數據,最好搭配教職員及學生數的消長比率、趨勢來觀察。」

近市中心、黃金地段,有利活化資產

第五種類型是,學校位於市中心或黃金地段,可活化資產創造財源。例如位於台北中山北路三段的大同大學,占地6.3公頃,以及位於台中西屯區台灣大道四段的東海大學,校地高達133.95公頃。

陳振貴進一步舉例說明,逢甲大學位於逢甲夜市商圈,校地很值錢;鄰近台中精密機械科技園區的嶺東科大開源節流有方,地理條件佳,這類型私校相比偏遠地區的私校,更有競爭力。

另外,有些私校還具備高中端生源的優勢。私立科技大學校院協進會理事長葛自祥補充道,樹德科大跟樹德家商是同一位創辦人,嶺東科大有嶺東高中、大同大學是大同高中、東海大學則有東大附中,多少有一些高中生源支撐。

其實,《遠見》篩選出財務較佳的28所私校,以及五大屬性分類,不是要幫學校背書,而是提出可觀察的方向,供校方及師生自行體檢。如果私校同時擁有多項指標,代表抵抗力愈強,例如輔仁大學「可用資金-安全存量」排名第五,還具備宗教、醫護,以及老牌私校三種類型。

全國私校產業工會理事長尤榮輝特別提醒家長跟學生,教育部執行「名額寄存」制度,並訂定「獎勵經費減計原則」,註冊率未達標者就要扣獎勵金,不少學校寄存以美化註冊率,所以不能只看招生率,也要看學生規模,如人數太少,很可能變地雷學校。可綜合觀察學生數、生師比、收支盈虧及財務警示燈號。

儘管財務是重中之重,但私校如無法經營出特色,招收到學生,資金終有用罄的一天。「關鍵還是在辦學績效,能不能贏得家長與學生的認同,」葛自祥說。

面對少子化來勢洶洶,私校幾乎人人自危,正努力用時間換取空間,「確實沒有樂觀的理由,但也沒有悲觀的權力,就是全力以赴,」朝陽科大校長鄭道明期許自己,並加快轉型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