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面向健康促進介入模式於社區糖尿病與肌少症高風險長者之成效
高照系張淑紅教授兼系所主任
背景
代謝症候群、糖尿病,近年來發現與肌少症有關。上述問題與生活型態息息相關,透過生活型態來改善這上述健康問題是最安全有效的治療方式。然而,多面向健康促進介入於社區糖尿病與肌少症高風險個案之研究付之闕如。
目的
研究目的為評價多面向健康促進介入模式於社區糖尿病與肌少症高風險長者之成效。
方法
本研究為類實驗介入研究,資料來源從第一年北台灣社區健康篩檢而來。執行期間為112年8月至113年7月。利用多面向健康促進介入(肌力訓練及營養介入)於社區糖尿病與肌少症高風險個案。收集個案資本資料、生活型態(身體活動、飲食等)、身體功能及肌少症相關指標。資料以SPSS 27.0建檔與統計分析,統計方法包括:平均數、標準差、百分比、卡方檢定、配對樣本T檢定及GEE。
結果
本研究共收集實驗組62人,控制組70人完成前後測。前測兩組年齡、教育程度、婚姻狀況有明顯差異,實驗組年齡比控制組大。經過3個月介入後,實驗組組內前後測,達到統計上顯著差異的有舒張壓(p<0.001)、小腿圍(p<0.001)、坐立最短秒數(p<0.001)、握力(p<0.001)、步行最高速度(p<0.001)、SPPB總分(p<0.001)、坐起走最短秒數(p<0.001)、前伸功能最高成績(p<0.001)、青菜(p<0.001)、水果(p<0.001)、蛋豆魚肉類(p<0.001)、乳製品(p<0.001)、全穀根莖類(p<0.001)、堅果類(p<0.001)、費力(p<0.001)、中等費力時間(p<0.001)介入後皆有顯著進步,且後測優於前測。兩組後測比較,舒張壓(p=0.005)、步行最高速度(p=0.045)、坐起走最短秒數(p=0.028)、前伸功能最高成績(p<0.001)有顯著差異、蛋豆魚肉類(p=0.001)、乳製品(p=0.009)、全穀根莖類(p=0.04)、費力(p=0.002)及中等費力時間(p<0.001)有顯著進步,且實驗組優於控制組。
結論
整體而言,多面向健康促進介入有其成效,持續介入是未來努力的方向。


